Skip to content

趋势分析法:读懂发展趋势的含义

更新: 7/21/2025 字数: 0 字 时长: 0 分钟

趋势分析法:用数据描述业务发展态势,通过数据走势判断业务发展的好坏。

分析一个指标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呈现出的变化趋势的方法,被称为趋势分析法。以收入指标“月总收入”为例,以月为单位进行统计时可以发现,一个商业机构的收入会呈现以下几种形态。

  • 稳定走势:每月收入固定。
  • 增长走势:每月收入比前一个月高。
  • 衰退走势:每月收入比前一个月低。

这3中情况,好/坏的判断是很清晰的:

  • 增长型 ≥ 稳定型。
  • 稳定型 ≥ 衰退型。

如果选择求职企业或创业机会,则优先选择增长型,次选择稳定型,躲避衰退型。

为了量化这种波动,人们引入了环比增长的概念,用来衡量当期数据/上一期数据的波动。其一般的计算公式为: 环比增长 = 当期数据 ÷ 上期数据 - 1。
img.png
img_1.png
用环比增长可以更精确地描述每个月较上个月的波动。

一般来说,大于5%的波动被称为明显波动,在1%~5%范围内的波动被称为轻微波动,在1%以内的波动被称为无波动(一些有硬性要求的指标不用此法,比如硬性要求本月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,即使达成了999万元,也不能被认为是无波动的,而是有波动但未达标)。

当然,增长不是一帆风顺的,即使大趋势是增长态势,也会出现偶尔下跌的情况。因此,习惯上按月度、季度、半年度来检查增长趋势。通常情况下,只要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环比上涨,就会说“呈现上涨走势”。走势结束要么以观察期结束为准,要么以连续出现3次增长停滞(不变或下跌)而宣告结束。

如图所示,虽然一年内有3个月环比下跌的。但其他月份都在上涨,因此还是会说年度呈现增长态势。

img_2.png

这种增长态势可以用以下4个指标衡量。

  • 增长持续时间:从首次出现增长开始,到周期结束,累计经历的时间。
  • 累计增长幅度:从首次出现增长开始,到增长结束,累计上升/下跌的数量。
  • 最大单月增长幅度:在本轮波动中,最大的环比增长数值。
  • 最大单月数值:在本轮增长中,最大的单月数值。

仍以上图为例,在本年度增长中有以下态势。

  • 持续时间:12个月(从1月到12月)
  • 累计增长幅度: 50%(从1月的100万元到12月的150万元)。
  • 最大单月增长幅度: 环比增长17%(8月)。
  • 最大单月数值:150万元(12月)。

如果把上涨换成下跌。这种度量一样可以使用。

  • 下跌持续时间。
  • 累计下跌幅度。
  • 最大单月下跌幅度。
  • 最小单月数值。

当连续出现3次下跌时,称"呈现下跌走势"。 走势结束要么以观察期结束为准, 要么以连续出现3次非下跌(上涨或平稳)而宣告结束。

在商业经营中,相当多的行业会受到经济大环境周期性波动的影响,或者行业扶持/监管政策的影响,而出现了上述明显的长时间波动。因此,通过对过往波动趋势的衡量,能有效地判断出如下情况:

  • 目前是否进入上升/下跌周期。
  • 如已进入周期,预计利好/利空是多少。
  • 最好/最差的极限状态下,当月能余下多少资金。

从而基于指标走势做出预判,提前准备“春耕/过冬”的资源。

直观地看,人们会倾向于看到上升性波动,希望涨得越高越好;人们更不愿意看到下降性波动,出现下跌就很担心。对于产出这种结果性指标,本能反应是:越高越好,越低越差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,很有可能是下面情况:

  • 波动只是自然变化。如,大小年更替、淡季/旺季变迁。
  • 波动只是产品/业务生命周期到了末尾,本来就是小事。
  • 波动是内部有计划的行动,主动改变造成的结果。

所以,不能拼直观感受做判断:高了就好,低了就差。除了识别大环境导致的增长/下跌趋势,还要识别自然周期生命周期主动行为 这3种情况,从而让判断更准确。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

本站访客数 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